近日,一名行業資深測試工程師接受小編的訪問,就輪胎測試的各種影響因素進行了解讀。
“0度還是25度?”
這名長期負責輪胎產品測試的高級工程師表示,他不否認這些測試結果的真實性,但也不會輕易采信某個具體的測試數字。
“輪胎測試很有講究,因為誤差和影響因素太多。我不會通過某個簡單測評的結果,肯定或否認一款輪胎的性能。”
他認為,如果不是專業報告,很難保證測試結果能代表一款輪胎的真正性能。更多的時候,測試環境帶來的誤差,可以輕易改變結果,或者導致排名發生變化。
這名工程師舉了一個例子:一款輪胎做某項測試的時候,要求試驗場的溫度是0-25攝氏度。那么,是在0度測還是在25度測?
兩個會存在很大差異。
再比如,測試輪胎濕地性能的時候,實驗場地的水膜厚度要求1-2毫米,或者1.5-2.5毫米。是1毫米測還是2.5毫米測?結果也會不同。
此外,胎壓、車輛狀況、路面等因素,都會對測試結果產生很大影響。
“再跑一次就OK了!”
在介紹外部環境影響的時候,這名工程師特意提到了測試誤差的因素。
以歐洲輪胎標簽法為例,各項性能分成ABCDE多個等級,相鄰的兩個級別有一個界限。
這名工程師表示,如果接近這個界限,同一款輪胎,在同樣的測試條件下,也有可能得出不一樣的結果。
他舉了一個例子:某輪胎企業與整車廠合作開發了一款輪胎,按要求,做這個項目要測120多個測試項。
項目做完后,有一項測試結果,距離理想值差了零點零幾的系數(差距很?。?。
最后,在整個團隊都覺得有些遺憾的時侯,試車手說了句:“這一項只差了一點點,挺可惜的。我再跑一次試試吧。”
在測試環境沒有任何改變的情況下,他們把輪胎裝上又測了一遍,結果就通過了。
“再跑一次就OK。也就是說,如果處于兩個級別的臨界值,這款輪胎就可以從B級升到A級了。”
“沒跟蹤的數據不能信”
“輪胎測試避免不了人為因素,即使是用數據說話的客觀項目,也需要試車手來操作。這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測試結果。”
不管是簡單測試剎車距離,還是發揮車輛極限,測出輪胎的操控性能,都需要通過試車手來做。
這名工程師說,他對國內有經驗的專業試車手都很了解。因為要知道一款輪胎的實際測試結果,必須要熟悉車手的駕駛習慣。
“每個人的開車方式都不一樣。在極限操縱的狀態下,有的測試需要激烈一些,有時需要緩和一些。”
他認為,試車手對車輛狀況、場地狀況,以及輪胎的了解,都有助于得出理想的測試數據。
這名工程師介紹稱:“我經常跟手下的工作人員講,每一組測試數據,都要跟做測試的專業車手核對一下,確認到底是在什么樣的狀態下測出來的。”
他直言,如果沒有核對,不了解試車手具體的駕評和開車方式,這個數據就不可采信,因為影響結果的因素太多了。
“看測評結果,一定先看規則和測試說明。毫不夸張地說,沒有全面跟蹤的測試,哪怕是同等實力的輪胎,排名的差距也會很大。”
深圳
電話:86-755-25639872
傳真:86-755-25619792
地址:深圳市羅湖區布吉路1021號天樂大廈2204室
廣州
電話:86-20-82250281
傳真:86-20-82250281
地址:廣州市天河區中成北路8號
郵箱:sales@langqin.net.cn langqintires@163.com